警察上网,不是以服务市民为出发点,是为了抢话筒,从这种思维方式就能看出,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
北京警方成立公共关系领导小组 争取网络话语权:
除了方便工作之外,公安机关以官方名义建设博客微博,更多的则是出于争夺网络话语权的考虑。
尽管在传统媒体中,警方几乎掌握着全部信息来源,但在更加自由的网络之上,官方声音的作用不仅大打折扣,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one of the unknown-truth masses
警察上网,不是以服务市民为出发点,是为了抢话筒,从这种思维方式就能看出,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
北京警方成立公共关系领导小组 争取网络话语权:
除了方便工作之外,公安机关以官方名义建设博客微博,更多的则是出于争夺网络话语权的考虑。
尽管在传统媒体中,警方几乎掌握着全部信息来源,但在更加自由的网络之上,官方声音的作用不仅大打折扣,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By
keso
At
11:31:00
0
comments
Tags: government, pr, wemedia
UC浏览器的这一PR动作还不小,不过基本上,这一移动互联网开放倡议,只敢要求应用层开放,不敢有更进一步的要求。第一,他们不敢得罪运营商;第二,他们更不敢得罪政府。
新浪百度优视科技等倡议移动互联网开放发展:
用户、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制造商及应用平台提供商的协作,构成了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这一生态链的发展演进,需要开放式创新,需要生态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协作。而封闭将成为阻碍行业进步和绑架用户的最大因素。
如果说,“在事情尚未完全明朗之际,美国雅虎公司如此草率表态,是不负责任的”,那么,在事情尚未完全明朗之际,阿里巴巴集团如此草率表态,同样是不负责任的。你不表态能死啊?
阿里巴巴反对雅虎表态声明:
阿里巴巴集团反对美国雅虎表态支持谷歌对中国指称的声明,并已经对美国雅虎提出抗议。阿里巴巴集团认为,在事情尚未完全明朗之际,美国雅虎公司如此草率表态,是不负责任的,阿里巴巴集团认为,任何公司在世界各国经营,都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惯,我们尊重任何一家公司自己的商业决定,但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把商业问题政治化的行为。
By
keso
At
21:14:00
2
comments
有什么样的政府,就必定有什么样的企业。既然政府可以雇用五毛党,为什么企业不可以雇用三毛党?既然政府可以“从源头把住净化关”,可以“境外技术封堵与境内依法关闭删除相结合”,可以“积极占领互联网等舆论新阵地”,可以“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为什么企业不可以?仔细瞧瞧,你们长得多像啊。
《半月谈》:揭开网络打手江湖内幕:
记者以应聘人身份,用QQ联系上该公司“钱经理”。在谈及报酬计算时,“钱经理”告诉记者:“每篇有效帖按0.3元计算,每周结算一次,所有报酬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据“钱经理”介绍,应聘这份工作的要求,只需应聘人有上网条件即可。每周将所发帖的论坛网址进行统计,做成规定的电子表格后发给他本人,就可按有效链接得到相应报酬。
By
keso
At
18:16:00
0
comments
Tags: culture, hiddenrules, policy, pr
今年60岁的装修工人王中华,仍然要用英文键盘输入“.中国”吧?如果他能熟练使用英文键盘,那么他不会为输入“.cn”、“.com”而发愁吧?过分夸大“.中国”域名的政治意义和民族意义,其实只会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再者说,如果王中华师傅想通过互联网吸引全世界的买家,他不会要求老外也能看懂并输入“装修.中国”这些字符吧?
“.中国”标志西方互联网霸权重要支柱开始崩解:
今年60岁的装修工人王中华10天以后就不必再为不懂英语而发愁了。只有念过小学的王中华开过小吃店,办过加工厂,曾一直想通过互联网寻找生意机会,然而,用英文标注的域名却如天书般让他屡屡挠头。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门洪华说:“使用域名20多年来,仅仅以拉丁字母组成域名,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西方文化霸权。”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决定了其在文化上的强势。”他说。
域名设置的语言垄断只是不公平的全球互联网秩序的冰山一角。西方国家还长期掌控着软、硬件技术和信息提供的绝对优势,这些共同构成了西方互联网霸权的支柱。
By
keso
At
03:38:00
0
comments
如此不加掩饰地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官员,尚属少见。Windows“杭州制造”是什么意思?是完全在杭州开发?还是在杭州压盘、装盒?
杭州市委书记:未来Windows系统可能由杭州造:
杭州市市委书记王国平表示,未来Windows操作系统的版本中可能会有杭州制造的标志。
“未来Windows 8、9或10将可能打上杭州制造的标志。”王国平说。
By
keso
At
16:11:00
1 comments
一切皆生意。没有不能做的,类似这种删负面、删差评,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有人提供“专业”服务。
“网络公关”删帖手法大起底:
价格表显示,删除新浪、搜狐的内容收费最高,每笔业务收费达万元;其他按不同的级别分别收费(见表格)。
By
keso
At
18:45:00
1 comments
Tags: culture, hiddenrules, pr
别把自己打扮得那么高尚。1元注册的域名,要不要续费?续费谁收钱?上门送免费牙膏、免费产品试用装的多了去了,人家可从来没说是为了国家信息安全,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商业的一种设计。再者说,1元域名让.cn网站的垃圾化趋势更加严重了,而等到一些企业真的想要注册域名(他们并不太在乎60元还是100元),却发现早就被别人给抢了。CNNIC政策的全部用意,并非让企业使用域名,更不可能是为了国家安全,而是让域名成为一种可投机的生意。域名注册数量平稳有序地增长,并不符合CNNIC利益最大化的意图。
CNNIC称.cn域名1元注册是赔钱赚吆喝:
“1元推广的时候,纯粹是亏本赚吆喝。当时我们完全不考虑商业问题,只是为了推广。因为.cn域名的使用率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com域名是控制在美国,使用太广泛会让我国信息安全比较被动。”刘志江表示,1元推广活动让.cn的注册量从几百万飞跃到一千多万。
By
keso
At
16:44:00
2
comments
把一个线上社区,变成线下的房地产,经营失败后,又玩儿起了道歉认错的把戏。
网站经营失败 向市民道歉:
据悉,“西祠街区”位于南京城东南,由旧厂房改造而成,想依托国内著名的BBS论坛“西祠胡同”网站的人气,成立一个网络实体街区,给网友提供一个版聚、消费一条龙服务的地方。成立之初,曾经辉煌一时。然而,没过多久,各种网络实体店在南京四处开花,西祠街区也逐渐走向没落。于是,该街区举办了一个专门的道歉仪式,承认自己经营失败,并宣布将全面转型。
By
keso
At
17:11:00
0
comments
动摇网络力量根本的,恐怕不是网络推手,而是政府。当政府责令网站屏蔽指定的信息,关闭特定新闻的评论,将某些文章放到指定的位置,他们实际上等于在向世人宣告,网络和民意,可以这样加以误导和利用。推手的确很可恶,但他们所做的,跟网管办并无本质的不同,都是通过愚弄民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推手被批判,只是因为他们不具有“官方”的身份而已。
“香水女生”动摇了网络力量的根本:
目前国内网络推手已逐渐走向组织规模化,不少网络推广团队公开声称承接以下项目:“歌手艺人网络上全面推广、为个人博客网提高流量、为歌手或企业或个人代笔写作(职业枪手)、事件的炒作与宣传”。
By
keso
At
11:46:00
1 comments
Tags: china, culture, hiddenrules, policy, pr
第一,淘宝单方面的说法是否可信?投诉率是否真的降低了?第二,淘宝如何断定投诉率下降与屏蔽百度之间的关联?第三,淘宝的说法是否间接证明,百度曾经为淘宝带来过大量交易?阿里巴巴一向以极富攻击性的公关而闻名,但这种攻击已经令人生厌,该改改了。
淘宝网称屏蔽百度后网购欺诈大幅减少:
2008年9月,淘宝开始完全屏蔽百度搜索,当时淘宝表示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杜绝点击欺诈。今天,淘宝称,屏蔽不良搜索引擎半年来,淘宝网通过内部数据监测观察到,屏蔽不良搜索引擎后此类投诉大大减少。
这些企业为什么招人恨?因为他们不但毒害我们的身体,还企图毒害我们的思想,并且是以最垃圾的方式。
22家问题奶粉奶企群发短信道歉 祈求公众原谅:
中国移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中国乳业制品工业协会委托他们发送的,现在主要向全球通用户发送,短信属于公益性质,完全免费。中国联通的客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乎给每位用户都发送了这条短信。中国电信的客服人员说,他们向CDMA的手机发送了这条短信。
By
keso
At
14:01:00
0
comments
这位记者果然是“脑萎缩”。
是谁给了谷歌在中国作恶的权利?:
随后记者又用 “脑萎缩”进行搜索,发现Google的搜索结果中依然含有不少相关的医疗广告,而排在首位的一个名为“益智康脑丸”的药品,更是宣称是国内首个脑萎缩专用药物,有6个月治好四年脑萎缩患者的案例,而记者对这一药品进行搜索后却发现,有不少网友在论坛举报该药根本不具备疗效:“只是几味补药混合成的,没有任何治疗作用”。更有网友告诫其他人“千万别用,我父亲就是吃这种药 身体越吃越差 ”。姑且不论Google在国家严打无资质网上售药的情况下继续从事类似广告的行为是否合法,仅是售卖虚假医药这一条,已经足以激起民愤了吧?
By
keso
At
17:42:00
1 comments
这是什么他妈的狗屁逻辑:“只有整个行业的伟大,才是单个企业的伟大。”从来就不存在一个伟大的行业,只有伟大的企业。就像从来都不存在一个伟大的人群,只有伟大的个体。制鞋行业是一个伟大的行业吗?餐饮行业是一个伟大的行业吗?别扯了,我们能记得的伟大,只属于耐克、可口可乐、麦当劳,而不是一个行业。拿一个行业来为自己的猥琐开脱,靠往别人身上倒脏水,来衬托自己不太脏,或者用谁的屁股都不干净,来给自己屁股上的粪便找理由,实属下贱中的下贱。
央视再评假药广告 Google仍未道歉: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能够凌驾于整个行业、只关注自己的蝇头微利丝毫不能受损的人而言,有这样一句话必须认识到:只有整个行业的伟大,才是单个企业的伟大。
百度的这杆枪明显是在混淆视听。6年前我在写《敬佩Google》的时候,就专门研究过当时Google的广告模式,除了搜索结果右侧的广告区域,左侧搜索结果上面也会出现广告区域。但无论广告出现在哪一侧,我们都可以很清楚地识别,并且每页10条自然搜索结果不会受到任何干扰,仍然是10条。而且Google对每页显示的广告数量有严格限制,右侧最多显示8条广告,顶部最多3条,绝不会出现用广告冒充搜索结果的情况。这跟在百度搜“变压器”、“糖尿病”,第一页没有一条自然搜索结果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百度采用Google的广告方式,我乐于全力支持。
分析师称Google广告“左侵”趋势明显:
作为企业,谋求更多的利润原本无可厚非,但联想到近日Google多次在公开场合抨击竞争对手“混杂广告和搜索结果、不够公正”,不免有些好笑:一边信誓旦旦地表白自己“严格区分搜索和广告”,一边光明正大地把广告往左边的搜索结果区里“搬”,未免忒不厚道。
央视牛逼的地方在于,只要它做了报道,你就得做出正式回应甚至道歉。阿里巴巴将成为央视最大的广告客户之一,它一定会针对央视的报道说点什么。不过,我看央视的那个报道,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变相广告,它告诉观众两件事:1. 支付宝可以用来进行信用卡套现;2. 支付宝的使用量很大,很主流。支付宝的正式声明也再次强化了这一点,支付宝用户没有任何损失,损失的只是银行而已。
支付宝回应央视报道:将积极打击信用卡套现:
目前,小部分人的套现并不会危害普通用户正常使用支付宝,也不会对普通用户造成任何损失。事实上,套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工具身上。套现不仅不会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带来利益和收入,相反还为银行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带来严重的损失。加大对上述行为的监管和打击,也是保护银行以及作为合作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自身切身利益。
By
keso
At
17:07:00
2
comments
百度以这种方式回击谷歌,过分拙劣。谷歌搜索结果可以发现骗子网站,这不是谷歌放上去的,百度竞价排名发现骗子网站,并且占据正常搜索结果的位置,百度无法摆脱自己的责任。这种区别,就好像一个网站在论坛中发现有假消息,和编辑自己发布假消息的区别。骗子是客观存在的,搜索引擎无法杜绝骗子网站,但这跟收钱替骗子做推广,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
顺便说,尽管谷歌痛打落水狗的姿态不怎么厚道,但百度这种公关策略,更加令人齿冷,显得很贱,很卑劣。
另外,百度到底有没有公关保护服务,点击百度和谷歌的两个搜索结果进行比较就一目了然了。
谷歌上发现大量骗子网站 搜索公正性被指空谈:
一边是谷歌总裁李开复大肆宣扬搜索引擎的结果应当基于公正性,一边是多个使用谷歌搜索引擎引发上当受骗的读者投诉。近日,记者接到多个读者投诉,称在谷歌搜索腾讯客服电话、支付宝客服电话时,发现大量骗子网站,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这是阿里巴巴向百度击出的又一记重拳,意在引发对百度商业模式的从根基上的质疑。不过,在阿里巴巴越来越强调内贸的今天,这一拳也势必引起内伤。阿里巴巴希望将企业的推广经费,引导到自有的阿里妈妈上去。但有很多阿里妈妈广告主认为,来自阿里妈妈的付费流量,垃圾流量比例高得惊人。这大概也是阿里妈妈近期大量关闭站长帐号的内在原因。
Update: 阿里巴巴公关部发表声明。
阿里巴巴B2B宣布停止在百度投放广告:
据介绍,近一段时期以来,有大量客户向阿里巴巴方面反映,百度流量大部分并非商业流量,不匹配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客户的现实需求。来自百度搜索引擎的点击极少,而且无法形成有效的采购等行为,流量质量逐渐下降,客户转化率很低,而且在引入流量中,有很多不明原因的异常流量,甚至会产生欺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某些搜索引擎带来的流量实际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建议阿里巴巴选择更有效的推广渠道。
双方都拿屏蔽这事儿去炒,其实相当无聊。淘宝自称屏蔽百度一年,我不知道,反正直到今年8月之前,在百度上可以搜到大量的淘宝店铺和商品信息,难道这就是淘宝屏蔽百度一年的效果?另外,淘宝指责百度带来的流量经常导致用户上当受骗,那也是淘宝的事。我记得“柠檬绿茶”,但不记得店铺的网址,百度一下,是否就会上当?淘宝要推广自己的广告系统,就照直说,这么拐弯抹角指责别人,挺没劲的。
淘宝称屏蔽搜索一年流量未降反升180%:
淘宝再次强调称,2007年以来淘宝接到相当数量的用户反映,他们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淘宝卖家,经常被钓鱼网站误导,有越来越多的人因此受骗。随后调查显示,80%以上的消费者投诉,源于极少数不良商家。这些不良商家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技术或商业手段,优化通用搜索的页面结果,获得较高排名骗取消费者点击。为了净化网购诚信环境,淘宝于2007年11月启动了屏蔽不良搜索引擎政策,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消费者上当受骗。
By
keso
At
20:02:00
2
comments
10月24日消息,业界一名博客向搜狐IT提供了一份其收到的“微软WGA OGA计划博文写作”计划书,邀请其参与对微软“黑屏”事件进行点评,并“说好话”。搜狐IT经过调查后发现,业界多名博客均收到了该邀请。
微软WGA OGA计划,亦即媒体和业界俗称的“黑屏”计划。10月15日,微软宣布于20日针对盗版XP专业版用户启动WGA OGA正版验证计划。如果用户不能通过验证,Office软件上将被永久添加视觉标记,桌面背景每隔1小时就要被“黑屏”一次。
自从该消息于15日正式发布以来,网上对此反应热烈。微软方面也将此简称为“黑屏”,而在此后的传播中,媒体和用户普遍将这一“桌面变黑”解读为“黑屏”,微软方面不得不在17日对外澄清“黑色桌面背景”并非“黑屏”。
根据目前搜狐IT得到的相关信息,并未有大量用户收到“黑屏”大礼。微软此举引发了竞争对手、媒体界、博客界和用户的广泛争议。金山软件CEO求伯君甚至借机公开发表致用户的一封公开信,呼吁用户使用国产软件WPS,而奇虎360则顺势推出了相关保护下载。
大量媒体报道和博客的讨论将微软“黑屏”计划争议推向顶峰。CCTV新闻30分发表短评称,这就是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无奈,这就是核心技术被别人垄断时用户不得不面对的结果——受制于人、而且只能接受。
截至发稿前,搜狐博客中关于“黑屏”的文章逾千篇,视频数十个。一名搜狐博客灵戈甚至向微软递交抗议信,引发了广泛讨论。同时,搜狐IT观察,网民不仅在各大论坛抨击微软态度强硬,甚至喊出“抵制微软,自觉黑屏”的口号,软件巨头微软在中国遭遇空前严重的形象危机。
甚至有用户质疑微软会否会轻易搜集到用户隐私和引起电脑不安全,微软昨日启动紧急公关计划,承诺不搜集用户信息,试图寻回用户好感。
根据搜狐IT在今日收到的“博客公关”邀请书,相关机构在邀请书中详细对博客写作进行了“指导”。以下为部分摘录:
微软WGA OGA计划博文写作注意:
1、 文中不要写出抵制用国产软件的意思。2、 字数500字至800字就行,因时间有限,不必太长。3、 标题里一定含有“微软 黑屏”字样,其中“黑屏”一定要打上引号。4、 语气能激情些。5、文中一定以解除误会为主。重点解释三点:1:桌面变黑 ≠ 黑屏;2.WGA/OGA计划的参与是完全自愿的;3.WGA/OGA计划完全不会泄露个人私密信息。6、发布时,关键词一定设为:微软 黑屏 破解黑屏 正版验证 wga oga office。
这份博客邀请书中“要求”博客强调为了区区几百块钱转而使用国产或者通过更改注册表等方式破解的方式太麻烦,同时强调使用“用户常年使用微软产品,从习惯上不愿意去换新软件”的说法。
搜狐IT注意到,近期已有相关“说好话”的博文在各大网站和博客托管商网站上出现,但同时也不排除有相关竞争对手操纵该“博客计划”。搜狐IT随后致电微软中国求证此事真伪未果,目前尚无官方对此事件进行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最大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曾在2006年被媒体批评借博客唱赞歌。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批评声音,沃尔玛开始直接与博客进行合作,招募博客在网上为其声援,发动维护形象的公关战。但这一公关战略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一向自诩独立的博客们到底应该在网上说什么、不说什么。
据搜狐IT观察,目前邀请博客推销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多数集中在手机、数码产品等快速消费品,甚至汽车、化妆品试用等行业。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公司曾在推出其最新版Xbox游戏系统时,就利用了博客进行宣传促销。
分析人士认为,微软博客公关计划将有可能使得微软“黑屏”事件愈演愈烈。
有趣的是,《连线》杂志日前曾刊登文章称博客已经被付费营销“污染”,《连线》杂志认为,由于充斥着大量的付费营销活动,撰写博客已经不再像4年前一样有意义。
而据搜狐IT近期对40余名活跃科技博客通过博客获得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多数科技博客写手为一些商业组织所撰写的博客文章,每篇价格在200~500元之间。通过撰写这类博客文章,每月收入可达1500元左右,高者可达近万元。(小小)
By
keso
At
00:51:00
2
comments
keso's view by keso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License.
Permission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license may be available at log.keso.cn.